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近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独流通背拳、独流苗刀传承人孙金生带领弟子走进天津体育学院,讲述独流通背拳、苗刀背后的故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传承。

作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谈起这两门传统武术,年近七旬的孙金生如数家珍。据了解,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发源于静海区独流镇,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地方拳种。

而作为富有地域特色的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特有器械独流苗刀更是具有“活化石”性质的重要武术练习样式,也是静海区运河文化的表现内容,在中国武术史上可圈可点。

自退休以后,武术传承便成为了孙金生生活的重心。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将这些武术文化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更好的为非遗项目传承点亮新的希望。

孙金生告诉记者,独流通背拳是天津市唯一的本土拳种,应该让学校的孩子们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通背拳了解静海区的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此次交流研讨,孙金生还特意带来了4把苗刀赠与学校,希望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融入常态化教学,充分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和热情,引导更多市民自觉扛起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大旗。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徐承刚表示,将把静海的非遗文化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共同把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来源:静海融媒】




上一篇:【民俗】羊皮扇鼓舞(天水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蒙古族赛驼(巴彦淖尔市)传承人:斯庆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