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简介】

肃北蒙古族民歌,诞生在马背,扎根于草原。尤其是长调,以其色彩的多样性、功能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音乐的独特性,跻身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长调也由最初体现原始的"游牧"生活,进而扩展到了各种场合和不同领域,最终形成了结构完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表现力丰富的民间歌种。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相对于短调民歌而言的,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是蒙古民歌的主要形式之一。长调词少腔多,内容上常带叙事性,绝大多数都是描写草原、蓝天、白云、骏马、骆驼、牛羊、江河和湖泊等,表达了对草原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肃北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肃北草原世代相传,这些字少腔多舒缓自由的歌曲中,包含着蒙古族的历史,英雄,温情和他们对天地的敬畏。

肃北蒙古族长调是甘肃省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8日公布的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是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保护单位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

上一篇:【传统音乐】驼夫号子(武威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靖远民歌(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