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仿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白银市)
2021-04-14 10:28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
【简介】
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高维宋工程师仿古建筑的主要用料就是各类木材,在因财力不足或其它原因所致的特殊情况下,能够做到土洋结合、古今变通,有时候也会不露声色的运用一些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高维宋工程师所主持营造建构的仿古园林、神祇宫殿、文化长廊、亭台戏园,以及私家宅院等等,都深深透出一种浓浓的中华情韵,给人以一种大美中华建筑艺术的享受和古文化的熏陶。
仿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多庭院式组群布局。中轴、庭院、围廊、飞檐、斗拱、曲径通幽处,建筑群以左青龙、右白虎和周易的阴阳五行为基准而团簇依存,高低错落、低回曲折等这些元素巧妙运用、巧妙叠加,每每给人以一步三叹之感。高维宋工程师在自己的大规模仿古建筑群的营 构建造过程中当然地、毫不例外地继承了以上这些布局思维。从平川区四大门楼建筑群、平川区文化馆建筑群、红山寺、屈吴山万佛殿建筑群落,都可以直观地看出这种建筑布局思维的渗透、融入。
仿古建筑既有在历史文化遗迹上修建的,也有城市化园林方面的,是人类遗产的实物表现、城市的凝固记忆,是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作为地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可归属为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突出的建筑、艺术、人文以及美学上的价值。现为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红山寺和屈吴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是甘宁两省交界处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这些仿古建筑在外观上极具北方风格,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木结构用料较大,开朗大度;细部装修雕饰方面又取南方装修精致富丽,雕刻彩绘很多,秀丽灵巧。还有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或庄严雄伟、整齐对称,或复杂曲折、灵活多样的组群与布局;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以及丰富多彩的雕饰艺术形象都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同时,以旅游形式展现的古建筑,能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旅游使得古建筑的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从而激发社会公众自发或自觉保护古建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