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金花娘娘的传说(广州市)
2021-04-15 11:33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
【简介】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等,是中国粤、桂、甘、鄂、浙等地传统民间信奉的生育女神。金花娘娘一说生于兰州,一说生于广州西华路上的金花直街。只有黄埔长洲岛上的金花古庙留存,是广州地区保存完整的金花庙。香港荃湾也有一座金花夫人庙,每年农历四月十七同样庆祝“金花诞”。
在广东省的传说中,金花是在端午节观看龙舟竞赛时不慎溺毙后被人们尊为神仙,求子灵验。还有一说,洪武七年(公 元 1374 年),广州巡按的夫人临盆难产,更换了多名接生婆均未能生产,巡按 大人手足无措,累极小憩,梦见一老翁“请金花姑娘来,可保母子平安”。巡按 大人立即派人在广州城内四处查寻,共寻得名金花的中国民间女子十余人,逐一唤 到后堂,最后一位年芳十四的姑娘,刚进入后堂,巡按夫人即平安产下一男 婴。巡按大喜,认为金花是仙女下凡,口呼金花娘娘救其夫人于危难,对金 花叩谢。这事很快就传遍广州城,许多妇女临产都来找金花祈求庇佑,保生贵子。但不幸的事也发生了,竟无人敢与她成亲。随着年岁渐长,金花姑娘变得终日郁郁不乐,最后竟投湖自尽,死后 尸体浮出,多日不腐,且发出异香,埋葬后不久,湖中又浮出一个沉香木小像, 相貌酷似金花,广州当地居民将其迎接回来,建祠祀奉,尊之为“金花保子 惠福夫人”。该湖称为仙湖,其庙为金花庙,并将金花的生日农历四月十七日 定为金花诞。中国民间还有一些传说,比如说金花姑娘是一位有钱人家的侍女, 主人家生了一个儿子,特别爱哭,但只要金花姑娘抱抱,小孩马上就不哭了, 特别好带,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来找金花姑娘抱抱,慢 慢的金花姑娘就成为专门关爱妇女儿童的神仙了。
长洲岛上的金花古庙建于清代中期,该庙二进为金花殿,专门供奉金花 娘娘,两侧有十二奶娘(又称“十二婆祖”、“十二延女”)附祀,分别是:栽 花夫人杜氏、送花夫人蒋氏、保胎夫人陈氏、濑花夫人林氏、养育夫人邓氏、 保痘夫人胡氏、梳洗夫人张氏、教食夫人刘氏、教饮夫人梁氏、教行夫人黄 氏、腰抱夫人万氏、大笑姑婆祝氏(古时,“花”者,指胎儿、婴儿也,“白 花”指男孩,“红花”指女孩)。据说在金花庙里求子非常灵验,求子者在每一位奶娘前插一炷香,直到手里的香插完,如果最后一炷香轮到的那位奶娘手里抱着孩子,就预兆得子,便用红绳系住,这个孩子就会托身为自己的孩 子;如果这位奶娘手里是空的,就无需再求,等来年继续拜金花求子。民间奉祀金花娘娘最隆重的日子是农历四月十七日“金花诞”。旧时诞日, 四乡信徒,必到庙中祭拜。从清晨开始,各乡狮子队接踵而来,争先恐后涌 入庙中,善男信女,轮流跪拜。要求生男育女者,祈求生育平安者,最为虔 诚。庙堂中挂个大灯笼,四周悬挂者红白两色彩带或花朵,供求子者采摘。 求男摘白花,求女摘红花。人们一边参拜,一边祈祷,口中念叨:“祈子金花, 多得白花,三年两朵,离离成果。”群众在金花庙前开坛打醮,演戏酬神,还 有八音歌台、画舫船歌。庙前陈列盆景、书画、古董等,更有来自四面八方 的养鸟爱好者带着漂亮的笼子、出色的鸟雀到此斗唱,还有灯饰展示,名曰 “唱灯花”。妇女组织“金花会”,集资庆祝,到期备办祭品,请戏班,唱八音,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