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同智营大平调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声腔属大本腔,属中路一派。流传至今已有六代,目前仍然活跃在古云周边地区,主要在农闲季节到黄河两岸的乡村、采油三厂等地演出。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名叫“莘县大平调剧团”,属于半职业剧团,那时村里还弄过“打窝班”,也就是村里的老艺人传授给70个年轻人演出技巧。现在剧团的名字是“莘县同智营大平调剧团”,现在主要有青衣、红脸、老旦,缺少小生、黑头、花脸等角色,尤其需要小生时,由年龄大的来扮演。大平调的板式可分为原板、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大起板等板式。大平调的表演以粗犷豪放著称,没有其他剧种的细腻和文雅,“说白了就是土,围上一圈人就演,当了紧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又唱又蹦”,这种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正是大平调这个剧种原始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它被称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


大平调唱腔自然大方,高亢明亮,粗犷豪放,大腔大韵,淳朴之中带有一些土气,乡土气息十分浓厚,老百姓对它的评价是“‘黑脸红脸’出来就喊,尖子号一吹吱吱的‘叫唤’”就是对它的真实写照。大平调的台词也多以方言土语为主,粗犷古朴而土气,那种文雅含蓄的东西不多见,很接近农民群众的生活实际,通俗易懂,所以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同智营大平调剧团以乐队齐全、演员阵容整齐、剧目繁多、演出质量上乘而闻名于黄河两岸,莘县、范县、清丰、濮阳、南乐、菏泽、广平、魏县、梁山等县市都有剧团的活动身影,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的好评。主要演出剧目有200余出,传统剧目有《收姜维》、《王莽篡朝》、《铡美案》、《双状元》、《三娘教子》等;新编剧目有《改造二流子》、《大团圆》、《妯娌两》、《八一风暴》、《野鸭洲》、《万紫千红》等等。


上一篇:【传统技艺】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池州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陈氏太极拳(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