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简介】


喀尔喀蒙古,是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哈拉哈河)得名。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

日常将蒙古袍和坎肩作为套装使用,是喀尔喀蒙古人穿着的一大特 色。其坎肩种类众多,有斜襟、对 襟、琵琶襟、开衩、不开杈等不同款式。其中,青年男子和未婚少女均穿斜襟坎肩,而已婚女子则穿对襟坎肩。喀尔喀妇女头饰具有古老的动物崇拜的部落文化特征,其形状似牛角,显现出壮观大气的特征。喀尔喀蒙古族人大多有戴帽子或者用头巾缠头的习俗。帽子不仅是一种御寒和装饰用品,而且用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上一篇:【民俗】土尔扈特服饰(阿拉善盟)

下一篇:【民俗】和硕特服饰(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