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曲

  【地区】铜陵市

  【简介】

  枞阳腔,明清以来兴起于安徽枞阳、石牌、安庆一带的戏曲声腔,也称石牌腔、吹腔、吹拨腔、安庆梆子、芦花梆子等。

  枞阳腔是弦索腔与枞阳、石牌等地民间音乐相互融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地域化腔调,是徽调主体声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剧目中,吹腔与拨子相互配合使用,习惯上被称作“吹拨”。清代以来,枞阳腔(吹腔)在诸多声腔剧种形态中被保留下来,至今在京剧、昆曲以及众多南北地方戏中保留着枞阳腔(吹腔)剧目,因为音乐形态的相对稳定,均被称作“吹腔戏”。


上一篇:【非遗动态】百变有法!非遗艺术焕新名家论坛圆满成功

下一篇:【传统技艺】义津纸扎(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