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川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充市)
2021-07-07 09:42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南充市
【简介】
川北民居的建筑风格
川北地区的街市民居,既有现代园林的建筑式样,浓墨重彩,高低借落,迂回曲拆,又有青瓦、粉墙、坡屋顶、穿梁斗拱的建筑结构,体现典型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
传统的街市布局
川北地区的传统街市布局,是古街巷间不时闪入眼帘的一株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榕树,层叠弯曲、错落有致的街市空间以及自然延展、起伏变幻的独特地貌,每一个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川北古镇和自然的完美接合。石阶高低有致,青石板路面整齐划一;低矮的房檐,伸出墙面之外的骑门柜台,以及细长的绣楼,对川北古街道离世封闭的传统街式生活发挥了最有效地保护作用,抵挡了现代交通工具的喧嚣入侵,相对完整地保留了掩映绿树丛间的青石小道。
传统的民居建筑布局
墙院结构 川北地区的街市民居临街修建,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二进或三进结构的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双檩双挂、木柱檩梁、青瓦屋面,以二层居多,通过竹蔑土夹墙制作墙身,而门面一般是能够拆卸的木板门,并且有木质的骑门柜台伸向外面,可以具备经商售货的功能;建筑进深较大而口面较窄、院内多有天井,以前的有钱人家通常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在前院设置天井和鱼缸,而在后院建有花园和假山;若是书香门第,会更加倾向于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如明末清初一王姓贡生的宅第,其大门的石门上刻有一幅这样的楷体对联:“旷怀市井非周赐,门弟诗书自汉韵”,体现了户主人不凡的身世,其龙门上的木匾所书“世德清芬”四字,依稀可辨是魏碑刻体,这更彰显了其书香门第的特色。
特色窗雕 川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其窗棂全部是方形窗的结构,现在保存下来的窗雕多半是分格类,还有如意格以及鸟兽花卉、什锦嵌花,各具神采。窗雕中有很多蝙蝠造型,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幸福与生意兴隆的多重追求,它还有另外一种寓意,即对盐的珍爱,这是由于蝙蝠吃盐,也被称作“盐老鼠”。有不少人家的窗雕,可以看出是能工巧匠通过精心设计以后,逐件雕琢成型,然后再镶嵌到特定的部位,入槽合缝,制作成造型美观的精品浮雕,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可以称得上川北地区民间建筑中的精品木雕技艺。
建筑材料 传统川北民居所用的材料,主要是就地取材,石料和木料是当地民居的主要建材。若是石料则通常崇尚纯白色泽、组织细密、质地坚硬者,墙体多选择红色粘土作为主料,配合石灰、河沙、瓦砾和柏木板。木料通常会选择周边山上的楠木和柏木等;所有基石都经过精工细凿,在两块石头的连接处往往刀刃都很难进入,而房檐、斗拱、照壁、神龛、门窗等物件除了造型逼真外,构思更显奇特;在雕工上,浮雕如行云流水,圆雕显滑润丰满,透雕则玲珑剔透。所有这些细节都能透露出浓浓的川北民居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