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榕城滘墘鲤鱼舞(揭阳市)
2021-07-08 14:37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揭阳市
【简介】
鲤鱼舞是潮汕地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民国年间,滘墘人许实能在县城北门创立北溪宫馆,组建“滘墘鲤鱼舞队”,活跃于榕城乡镇游神赛会。可惜历经变乱渐趋湮没,直到改革开放后,许实能裔孙才在家传基础上推陈出新,重振“滘墘鲤鱼舞队”。 2016年,滘墘鲤鱼舞被列为榕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城文化游中焕发出独特风采。
鲤鱼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喜爱的吉祥物。据传宋代建县时,揭阳县城一带已盛行鲤鱼舞。反映明代揭阳县陈三、五娘爱情故事的传统潮剧剧目《荔镜记》就有舞鲤鱼的精彩场面。据蔡泽民在《广东民俗大观·刺榴馆》一文中介绍:“大约在清咸丰年间,(潮州府属县)各地举办团练乡勇,请拳师练刀。操练及守卫之余,为助兴娱乐,组织舞鲤队,作‘鲤鱼朝友’之舞。每逢游神赛会,纷纷派出舞鲤队,配以锣鼓,竞相献艺。后来团练虽已解散,舞鲤队、锣鼓队依然存在。”
民国年间,滘墘人许实能在县城北门创立北溪宫馆,利用习武传艺之余,为助武兴,发动邻里青年组建榕城“滘墘鲤鱼舞队”,并活跃于榕城乡镇游神赛会,可惜历经变乱渐趋湮没,直到改革开放后,许实能裔孙才在家传基础上推陈出新,重振“滘墘鲤鱼舞队”。 2016年,滘墘鲤鱼舞被列为榕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城文化游中焕发出独特风采。
鲤鱼舞极具地方乡土特色,以鲤鱼代表吉祥、喜庆、富足,又有“年年有余”“鲤跃龙门”等意涵,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时代变迁,鲤鱼舞从原来的广场艺术表演逐渐融合为舞台艺术表演。
目前,滘墘鲤鱼舞已发展成为有30多名传承人、60多名表演人员的专业队伍,拥有训练场地1000多平方米,道具、服饰200多套,并作为全市现存唯一的传统鲤鱼舞队,活跃于古城文化游等平台。2016年,滘墘鲤鱼舞被列为揭阳市榕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参加揭阳市民间传统艺术协会,以鲤鱼舞队为基础,依托揭阳市尚派礼仪庆典有限公司,全方位开展鲤鱼舞挖掘保护、研究创新和培训表演。
近年来,滘墘鲤鱼舞活跃于各种庆典、节日、游神赛会等场合,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以揭阳市区榕城为主,影响逐渐扩及揭东、普宁、潮州、汕头、深圳等地。先后受邀参加揭阳榕城“古城文化游”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揭阳市社会组织“大家乐”新春文化活动;汕头市丹樱生态园·首届潮汕庙会文化节项目;揭阳市榕城区迎春群众体育趣味竞赛活动开幕式;汕头市澄海冠山“赛大猪”民俗活动项目;深圳第八届龙岗妈祖文化节以及历年城隍、关帝、妈祖、蜻蜓庙等游神活动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和媒体的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