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原标题:村落写生、刺绣体验、蜡染教学、稻田捕鱼……榕江升级研学游产品

  “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群、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树……”走进大利侗寨,古朴纯真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栽麻镇,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大利侗寨集浓厚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自然风光和建筑艺术于一体,寨内有明代古萨坛,清代古民居、古粮仓,古戏楼、古井、石雕古墓等多个古建筑,明清建筑将历史痕迹烙印在这个深山村落中。

  目前,大利侗寨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除此之外,大利侗戏、吃新节、二月二、三月三、祭萨等传统节日至今在村寨流传。2006年,大利侗寨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1年,被誉为贵州省“魅力侗寨”;2012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2017年,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8年,被评为贵州省乙级旅游村寨;2019年,被评为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大利侗寨研学基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大利侗寨成为国内外远近闻名的写生基地,每年吸引大批学生、老师、文艺工作者或游客前来写生、旅行和研学。这些访客的到来为大利侗寨赋予了新意义,村寨开始探索新发展之路,通过“旅游+”整合文化、自然资源,以创建研学基地的方式保存、继承、传播、创新大利侗寨的优秀文化,成为大利侗寨探索旅游发展的具体实践。

  近日,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主题边会,公布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的具有一定时代前瞻性和示范意义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其中,原创图画书《找金鸡》中“贵州大利侗寨儿童遗产教育案例”,被评为“十佳优秀推荐案例”。

  《找金鸡》以侗寨小女孩找金鸡为故事主线,融合侗族传统聚落、特色建筑、蓝染、民间传说、生活风俗等元素,平衡儿童教育的普适性与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找金鸡》出版后荣获多项绘图大奖。2020年,《找金鸡》转化为美育视频课程,在榕江县栽麻乡4所村小入校试点,开展美育课程,覆盖36个班级,学生1260人。

  大利侗寨是榕江县研学旅行探索的一个缩影。榕江文化历史悠久,是苗、侗、水、瑶等等多种民族文化聚集地。

  近年来,榕江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保护自然生态和传承多种文化为基础,创新旅游产业模式,深挖文化内核,以研学为发展引线,串联起榕江丰富的旅游研学资源。

  榕江县大利侗寨、加宜苗寨、乐里七十二侗寨、小丹江苗寨、三宝侗寨等作为榕江县重点发展的旅游景区村寨,是榕江县研学基地创建孵化地,正在发展运营中。

  同时,该县不仅研学基地多样开花,研学教材、研学课堂更是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村落写生、稻田捕鱼、刺绣体验、蜡染教学、民族声乐等多课程设计新颖,贴合自然,有益于中小学生拓展视野,实现多元发展。

  当前,研学旅行已成为该县旅游发展的优质案例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正海 通讯员 湛鯟燕)

  【来源:贵州日报】


上一篇:【非遗动态】陕西西安:指尖上的“全运会”舞出精彩万千

下一篇:【非遗动态】“民歌之乡”新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