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曲艺】建昌大鼓(省级)
2017-02-27 13:39
建昌大鼓是清乾隆年间从河北传入建昌的,早年称辽西大鼓,后称建昌大鼓,发展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关于建昌大鼓,县志曾有记载:“说书,在县内很盛行,清代就有这种活动。由一人打鼓、击板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还有的自弹自唱。多在夏锄、冬闲的晚上演唱。”
建昌大鼓的演唱形式有念白、有说唱。鼓书可分书帽、小段、正传三个组成部分:书帽一般为四句《西江月》;小段则以唱为主,一般在5到10分钟,表演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正传才是长篇鼓词。
建昌大鼓的唱腔是“落子打底,蹦蹦镶边”,吸收了关内外大鼓、皮影等唱腔而自成一体,讲究合辙押韵、字正腔圆。建昌大鼓的说口诙谐幽默,有悬念,有包袱。表演风格充分体现曲艺特点,演员进入角色较快,跳出跳入,表演自如。
建昌大鼓以说“长书”见长,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长篇书目有20多部,每部书可说一个月,主要代表书目有《双圣旨》、《银盒走国》、《金鞭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