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间文学】格萨(斯)尔(国家级)
2017-03-02 10:15
格萨(斯)尔是蒙、藏两个民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蒙、藏人民智慧的结晶。格萨(斯)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代表着古代蒙古族、藏族民间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口头传承了千年的宏伟史诗,国际学术界称之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约从1 8世纪以来,蒙古文《格萨(斯)尔》广泛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和巴林地区,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科尔沁《格萨(斯)尔》文本和巴林《格萨(斯)尔》文本。20世纪中叶,曲艺大师琶杰在蒙古文《格萨(斯)尔》故事的基础上,融合了东部蒙古族蟒古思故事等说唱艺术的传统,说唱了具有胡仁·乌力格尔特点的《格萨(斯)尔》,使史诗《格萨(斯)尔》重获新生。
《格萨(斯)尔》的影响,已远超出文学范畴,涉及到信仰崇拜和历史传说,形成了由英雄史诗、民间传说、民间信仰崇拜等形态构成的格萨(斯)尔文化,具有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的学术价值。
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