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宣纸刺绣:文字灯摆件》
【作者简介】:顾玉纯-省级非遗传承人
【作品尺寸】:高30c*宽20cm
【作品来源】:外研非遗馆
【产 地】:江西省
【作品简介】:宣纸刺绣是以宣纸为载体,其采用以青檀丝、蚕丝、桑、竹、麻等原料,使用平针、长短针、乱针绣法,将文字刺绣在宣纸上。
【宣纸刺绣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宣纸刺绣 | 类 别 | 传统美术 |
批准时间 | 2013年江西省非遗名录 | 项目编号 | |
代表性传承人 | 顾玉纯 | 非遗级别 | 省级 |
申报地区 | 江西省 | 保护单位 |
宣纸刺绣又称为宣纸绣,纸绣。以宣纸为载体,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手工刺绣工艺相结合的一种传统技艺。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宣纸刺绣,它继承了传统纸绣的优秀刺绣方法,也突破了传统刺绣仅在布织物上的刺绣工艺,将传统刺绣从工艺装饰型功能推向文化艺术品领域,是刺绣艺术与宣纸上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因其工艺难度极大,所需技艺极高,而成品率又很低所以被尊为刺绣中的无冕之王,被称为中华一绝。
2005年,具有浓郁赣绣特色的宣纸刺绣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荣登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历史渊源】
纸绣系顾氏家族"传儿传媳不授女"的手工技艺,顾氏家族从明朝供奉牌位查明,"纸绣"诞生于明代天启年间,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由聚居在江苏省古都兴化市戴南镇顾庄的顾氏家族的一个支支脉始祖顾小村之二世顾文华及妻殷氏创立,是顾氏家族一支脉系的家族内传手工技艺。后由于历史变迁,人口迁徒,"纸绣"工艺流传至高邮、卸甲一带,后因战乱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第八代"纸绣"传人顾恩德移居江西南昌,将"纸绣"带入南昌,并将"纸绣"技艺传其子第九代传人顾玉纯,使其发扬光大。纸绣第九代顾玉纯为惟一传承人。顾玉纯不辜负家族的期望,潜心研究祖上工艺,反复试验,推陈出新,革除了"纸绣"的各种弊端,以水墨画为表现形式,新创天衣无缝针法,并打破长期以来家族不外泄的禁锢,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具有较大商品价值的精美居家装饰品、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
据龙津堂《同治戍首夏·顾氏家族谱》记载:"始祖顾六三于宋末从吴县迁至兴化,后繁衍生息。
【外研非遗馆作品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