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汴绣:五牛图》
【作者简介】:开封汴绣厂-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
【作品尺寸】:长226cm 宽40cm
【作品来源】:外研非遗馆
【产 地】: 河南省开封市
【作品简介】:作品为传世名画五牛图,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它的友好、忠厚、亲和力深受民族的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还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祥和之意。
【汴绣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汴绣 | 类 别 | 传统美术 |
批准时间 | 2008年第二批 | 项目编号 | Ⅶ-74 |
代表性传承人 | 王素花 | 非遗级别 | 省级 |
申报地区 | 河南省 | 保护单位 | 开封汴绣厂 |
汴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中国十大名绣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着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百骏图》
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汴绣起源于宋代(960-1127),当时开封作为北宋的国都,称作"汴梁"也作"汴京",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而刺绣在北宋年间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所以当时称作"宫廷绣"的刺绣,因开封古时称汴梁城,所以就有了汴绣之称,汴绣与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合称为中国五大名绣。皇宫设有"文绣院",聚集三百多名绣女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所以宋绣亦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当时皇帝的龙袍,官员的朝服、乌纱帽、朝靴皆为宋朝刺绣精品。
【外研非遗馆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