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钟氏刻瓷技艺(沈阳市)传承人:钟立维
2017-02-24 12:15
盛传,乾隆年间,皇帝喜在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够长久保留,宫廷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雕刻于瓷器之上,从而便产生了刻瓷。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汇笔、墨、色、刀于一体的传统艺术,而钟立维老师就是这门传统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由于家族传承的刻瓷技艺,从小在母亲叮叮梆梆的刀凿声中长大,少年时代的悟性,耳濡目染的熏陶,为钟立维走上艺术创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钟氏独特的刻瓷技艺独具特色,巧夺天工,他的刻瓷作品更是形象生动,别具韵味。他怀揣着虔诚的灵魂,带着对刻瓷技艺的感悟,耗几十年心血,凝结于瓷文化之中。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在第六届(长春)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荣获金奖,成就他十年来刻瓷艺术的创作巅峰。他是钟氏刻瓷继承人,北方刻瓷巨匠----钟立维。
“近触有手感,远观有笔墨”钟老师这样介绍着他的刻瓷作品。他以造化为师,融合古今,用饱满的激情在瓷上表现文人画匠的艺术魅力。他拥有自己独特的刻瓷八部曲,融画理笔墨于工艺技巧之中,用笔灵活而工谨,设色雅致而俊秀,瓷画结合,别具怀抱。
【刻瓷八部曲】
一、选瓷•小夜曲
选择刻瓷所用的瓷板犹如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小夜曲,旋律虽委婉却坚贞(所用瓷为二次挂釉、质地坚硬、结构致密);承平淡载包容(吸水率低于0.5%的瓷板),如此才能使歌曲婉转悠扬。
二、构图•狂想曲
雕刻前首先要明确立意、选择重点,好似用轩昂的语调朗诵一段史诗,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将奔放的感情充分挥洒,构图严谨,巧妙细致,曲调激昂却不失稳重,最后按照构图将线条部分刻制出来,从而表达对作品的热爱与依恋。
三、雕刻•圆舞曲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雕刻便与它相映成辉。雕刻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点、线、面、镂、凿、划,这六种方法不是单独使用的,有时是相互穿插交替使用,有如华尔兹的3/4拍,两人成对旋转,依依相称。雕刻刀法掌握熟练程度高低,理解深浅,好似男女舞者,有时动作优美有时情绪热烈,这些在瓷刻作品中都会表现出来。
四、底色•练习曲
上底色犹如一首炫技性的练习曲,用调制好的炭黑颜料勾勒进刻好的刀痕里,然后用松香水把落在釉面上的颜料清理干净,谱曲灵活,情绪庄重。
五、打磨•协奏曲
协作曲的本意是两者既竞争又协作,用硅油石对需要上底色的画面进行整体打磨,抛去瓷器表面的釉层,此时瓷器与硅油石并驱争先,待回归调性之后方可更好地上色。
六、上色•变奏曲
这一步骤奠定了主题的演变,不同的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上色通常的手法是用抹布来搓色,只有这样出来的画面才能轻、薄、透,节奏才能稳、准、快,最后则是对画面上的雕刻痕迹层叠加色,在曲调主题不变的基础上由浅至深,由淡变浓。
七、封瓷(封蜡)•奏鸣曲
为了让作品不褪色、不变色,钟立维还为上好色的刻瓷作品上了一层保护膜,像20世纪浪漫派的奏鸣曲,用热熔法给作品上一层白蜡,这样一来他的刻瓷作品就永远激荡回旋。
八、加框•交响曲
最后用自制的实木给作品加框,既美观又凸显画面层次,用诙谐舒缓的曲调奏完这刻瓷八部曲的“终乐章”。
“刻瓷很难,不仅要有扎实的工笔画功底,还要在书法上有造诣,刻瓷不像绘画一样可以修改,讲究耐心、眼力、精力、手力精妙配合”这是钟老师对刻瓷工艺的诠释。它以绘画现音韵,以美术做舞蹈,它是以刀代笔的绘画,它是瓷器上的刺绣,是刀尖上的生活。它将绘画的肌理表现形式,融入在陶瓷艺术的装饰之中,联点成线,联线成面,深深浅浅,虚虚实实,刀刀见痕,笔笔相连,形成屋漏之痕,虫蚀之迹。
【雕刻】
一、工笔线描法 也叫钻刻双勾法,这种形式的刻法大多用在刻制工笔人物、花卉以及双沟书法等。这种形式刻制出来的画面工整细致,形象生动逼真。
二、写意块面法 也叫镌刻刀法,就是以其密集的点或排列成浓中有淡,疏中有密,纵横交错的块面来表现形象和物体,使画面笔墨淋漓,形象生动传神。
三、线面结合法 就是钻刻和镌刻相结合的办法,在一件物体上既有钻刻的内容,也有镌刻的部分,在一个画面上的线条有粗有细、粗细相间,主题突出,主次分明。
刻瓷对用刀的讲究极为严格,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它耐高温之极致,抗冲击于无形,似巧夺天工,集前人之大成,寓金石之趣味。在瓷上淋漓尽致的表现文人画匠的艺术魅力,作品写人物之品貌,图峰峦之气势,描花草之秀美。何谓此生有三友,化作刻瓷魂(笔、墨、刀),那便是刻瓷人刀刀刻进心间里的追逐吧。
埋头创作几十年,耐住寂寞,受住清贫,这是钟老师对艺术的坚持。“坚持”也许正是这门技艺传承下来的精神意义。此刻,耳边仿佛又想起了那叮叮梆梆的刀凿声,虽敲在瓷上,却刻在心间。
刻瓷技艺传承人钟立维
欢迎您的投稿
投稿热线:024-7282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