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它的产生可追溯到商代奴隶殉葬的习俗,战国时代开始出现供人娱乐的乐俑,三国时代则出现了技艺精湛、模仿人歌舞杂技的木偶表演「水转百戏」。随著人戏的发展成熟,木偶表演也开始吸收人戏的因素逐渐形成木偶戏。宋朝戏曲艺术成型时,木偶戏也空前兴盛,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为后世所承袭,如悬丝傀儡(提线木偶)、杖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铁枝木偶、布袋木偶和肉傀儡等。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为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兴盛于南宋时期的漳州布袋木偶戏,清中叶以后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能够深受群众青睐及走向世界的仅有泉州晋江的“南派布袋戏”和漳州地区的“北派布袋戏”。杨氏家族为北派布袋戏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外展演及竞争中名列前茅,被誉为国际一流的傀儡艺术,代表人物主要有杨红枪、杨胜、杨烽等。出生于布袋木偶戏世家的杨胜,对南、北两派布袋木偶的艺术兼收并蓄,吸取其精华,独成一家,被世人称为“戏神”。


上一篇:【传统技艺】李氏民间掐褶纸(沈阳市)传承人:李雪

下一篇:【传统戏剧】吴氏传统木偶戏(沈阳市)传承人:吴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