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始终坚持传承祖辈流传下来的家族传统“扎、糊、绘、放”等四艺技术。在竹料的选用、骨架的烤制、竹条的绑扎、翼面的裱糊、画面的绘制以及脚线的拴结等方面,都遵循古老传统,保持着中国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的原汁原味。

 

 

 

 

 

 

 

 

 

 

 

 

 

 

 

郑氏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始终坚持传承祖辈流传下来的家族传统“扎、糊、绘、放”等四艺技术。在竹料的选用、骨架的烤制、竹条的绑扎、翼面的裱糊、画面的绘制以及脚线的拴结等方面,都遵循古老传统,保持着中国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的原汁原味。2012年被沈阳市政府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时被称为“鹞”,北方谓“鸢”。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到了汉代发明造纸术,风筝改用纸糊制。到五代时,在纸鸢头上装上竹哨,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而得名“风筝”。风筝最初常被应用于军事活动,采用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等,就如春秋时期“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风筝的结构、形状、扎绘等技术,多以模拟飞鸟居多,这与当时人们崇尚自然,崇尚飞鸟分不开,通过风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夙愿。

郑氏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郑江(已故)因家贫,15岁时离开家乡到城里谋生,学习扎彩、扎风筝、裱糊等技艺,后来开设了“郑记扎彩作坊”,他用传承几千年的桑皮纸、高丽纸、宣纸和竹条、白棉线、浆糊扎制风筝,设计的图案多富含民间传统寓意,如“软翅倒飞蝙蝠风筝”,倒着的蝙蝠口衔着两枚铜钱,钱币中间是圆孔,寓意“福到眼前”。他做的硬翅风筝飞得高且稳,在当地十里八村广传盛誉。第二代传人郑福山(已故)心灵手巧、颇具绘画天分,他从小在扎彩作坊里耳濡目染学会了扎制风筝的所有技术,并按照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喜好,在风筝造型的设计、用料的选择、扎制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绘制等方面都更趋完善,从而形成了郑氏传统风筝风格质朴、扎工精巧、工笔绘制、画面清丽、飞翔效果好等鲜明的特点。他设计制作的软翅金鱼、蜜蜂、天鹅和硬板花瓶等风筝深受人们喜爱,在当地享有盛名。

第三代传人郑连生从小喜爱风筝,得到了父亲郑福山的言传身授,也成为了一名做风筝能手,并几十年痴迷于这项传统技艺。他始终坚持用祖辈传下来的费工、费时又费劲儿的扎、糊、绘、放等“四艺”手工做法做风筝。扎制,采用白色棉线作绑绳,将选好、劈好、烤制好的竹子按照心里想象形状,进行绑扎,形成风筝骨架;绘画,以脱胶颜色用手工工笔画法绘制画面,他的风筝绘画题材多,种类全面,更多体现当地的民俗民风,展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五蝠捧寿”、“福到眼前”、“百节超龙’、“钟馗捉鬼”等;糊制,将绘制好的风筝裱糊在竹子扎制的骨架上,期间要精心把握糊制风兜的松紧适度关口等;放飞,风筝放飞时,如何看风向、风力,如何借风力灵巧地放线、收线,也有很多技巧。他通过多年潜心钻研,用中华民族古老的风筝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出的风筝技艺更加纯熟。不同位置竹条软硬度选用讲究,停留风和泄留风合理,飞行效果好,无侧偏现象。

四十多年来,郑连生做了数以万计的风筝,其种类囊括了龙类、软翅串类、硬翅串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类、硬翅类及自由类等现存的八大类风筝。八类风筝中的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的风筝都做过。其中最大的风筝“龙”有100节,总长50余米。他做的风筝以软翅为主,因为软翅风筝仅在翅膀上设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布或绢等材料,适合完成禽鸟、昆虫等题材,如蝉、蝴蝶、鹰、蜻蜓、仙鹤、燕子等,这些形象的风筝放飞在空中栩栩如生,极富美感。郑氏传统风筝制作工艺在家族内传承,始终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风筝制作技法,无论是纯粹手工扎制方法、中国工笔画技巧的运用、还是画面图案设计元素都保持了中华民俗文化传统,具有突出的民俗价值;郑氏传统风筝技艺在画面绘制上,始终保持采用国画中的工笔手法,手工绘制每只风筝,既在画法上追求色彩鲜艳,大俗大雅,又讲究对称、平衡、整齐、和谐,从而使每只风筝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放风筝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是一种民间文化,更是人们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发展经济的一项工具。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风筝运动的价值功能也有了多元化的发展,风筝比赛、风筝节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郑氏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在全国堪称一绝,得到了广大国内外风筝爱好者的认可和好评,先后有日本、挪威、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风筝爱好者收藏了郑氏传统风筝。


上一篇:【传统戏剧】东陵民间皮影(沈阳市)传承人:顾景恩

下一篇:【传统医药】华山正骨诊疗技艺(沈阳市)传承人:孙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