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跷秧歌,亦称踩寸子。是本溪地区满族民俗秧歌。寸子之名源于满族妇女所穿木底高跟“花盆鞋”的民间称谓。寸跷秧歌起源于女真人的空齐舞。相传努尔哈赤称汗后,每逢打了胜仗和年节,都要喝酒跳舞。鼓乐一响,掌管祭祀的首领老察姆达便率领众人跳空齐舞。后来由于空齐舞不断吸收其它民族舞蹈表现形式,逐渐形成了满族的秧歌“太平歌”,因人们习惯将老察姆达简称为“老达”,为此,“太平歌”又叫“达子秧歌”。

由于“太平歌”上装,动作简单,舞蹈动律受到了限制。民间艺人受到河北平地跷和矮跷的启发,在满族妇女木底高跟鞋的基础上仿制了寸跷,上装踩上了寸跷后,为了保持平衡,双脚不停嗟步,胳膊前后甩摆。这种在自然扭动中展现出来人体曲线美和大伸大展的动律,加上脚和腿的跺颤,突出了上装舞蹈中的“浪”劲,因此,形成了只有上装踩跷的寸跷秧歌。寸跷秧歌主要以家庭的传承方式流传于田师傅、南甸、碱厂地区。尤以田师傅全堡村徐氏家族寸跷秧歌最有代表性,传至今天已是第五代了。流传近300年历史。

满族文字发明很晚,寸跷秧歌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表现形式,从多角度反映了这个奴隶制氏族崛起的历程、民族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凝注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意志、民族性格饱蕴了满族劳动人民自身素质和才智。 

全堡寸跷秧歌在2007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技艺】本溪桥头石雕(本溪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本溪满族民间故事(本溪市)(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