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台镇的石刻工艺是从汉代传下来的,其产品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土壤,因而得以世代传承。他们的师徒不仅传承技艺,也传承师源。

罗大台石刻工艺从再现形式上看,属于民间手工技艺,按工艺流程可分为选材—打荒—扎打线—小面弹线,大面装线抄平—砍口齐边—刺点打道—扎线打小面—截头—砸花锤—剁斧—打细道—剔凿花活—磨光等十三道工序。

罗大台石刻工艺对材料要求严格,选材讲究。常用石料有:花岗石、青石、青砂石等。工具多半为自制,有“一个石匠半个铁匠之说”。常用工具有花锤、剁斧、压斧、扁铲、花钎子、刻刀、蹦楔、紧楔、大锤、钎子、划规、墨斗、尺、磨头、撬棍、起重设备等。

罗大台镇的石刻工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居室摆件,狮子吼,;有健身器材石锁、亚铃;有祭祀用具,消防用的向征太平吉祥的太平缸等。生产用品,碾子、磨、马糟子;建筑用的须弥座,柱头等。

罗大台石刻工艺传递了古老的石刻信息,它的很多技法与汉、魏、六朝和隋唐时期留下来的石阙、石室、石窟寺、石塔和石桥的技法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充分体现了罗大台石刻工艺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也展现出华夏祖先的智慧与灵气。

罗大台石刻工艺属于民间手工技艺,其产品既具有辽东地区粗犷、豪放、大气、沉稳的自身特征及风格,又具有其它地区特别是江南石刻的精巧灵秀之特点。清光绪帝巡视辽东途径罗大台镇时看到满街石刻作坊,石刻艺人技艺精湛,生意兴隆,生活宽裕,龙颜大悦,御笔亲书“福庇辽东”四个大字,扁额至今尚在。泛举辽东各地的二者民宅、祠堂、寺院、牌坊、墓地、亭塔等建筑物都饰以精美的石雕。一些生活工具,生活用品以及工艺摆件于一不靠石雕增其光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工业文明和人民生活习俗的反映,独具地方特色和传统工艺韵味,有极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受民间百姓喜爱。

罗大台地区在代表性,典型性的石刻工艺作坊是罗大台镇张乃杰石刻作坊。该作坊历史较长有400多年,至张乃杰已经是第六代传人,参加过维修沈阳故宫石刻工作,参加过千山风景区石刻雕刻工作等。随着现代化建设工艺顶替了民族民间建筑工艺。机械化代替了手工操作,致使一些传统的手工石刻工艺濒临失传,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传统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机。


上一篇:【民间音乐】灯塔鼓乐(辽阳市)

下一篇:【民俗】西马峰地会(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