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灯》起源于民间闹春灯舞,亦称《花龙灯》,发源于安吉县梅溪镇上舍村,流传在安吉县、长兴县、湖州市、安徽广德县一带。清嘉庆年间上舍村杨氏祖先将庙会上演出的花灯串成龙形,扎龙头、龙尾,称花龙灯。传至道光年间,艺人杨九林使龙灯演变出“四变”,同时配扎十二盏花瓶灯,二只头牌灯,演变为化龙灯。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化龙灯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四变”,即:在舞动中聚宝盆变龙头,寿桃灯变龙珠,蝙蝠灯变为龙尾,九盏花灯变为龙身。“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之说为观者广为称道。化龙灯的“四变”在浙江舞龙家族为独一无二,堪称一绝。       

与一般龙舞不一样,民俗风情中的化龙灯多在天井厅堂演出并结合拜门、跨砚、敬笔、赠鞋、送元宝等形式向村民贺春祈福。拜门时,遇“读书郎倌”人家,进门要“跨砚”,向读书郎“敬笔”,祝福“读书郎倌”前程似锦;遇新婚未孕人家,则赠送婴儿鞋子一双,意为龙王送子;遇经商人家则送元宝一只,祝福主人财源广进,主人家向龙头敬红包。       

化龙灯表演时两人执头牌灯领路,聚宝盆、寿桃灯、蝙蝠灯、九盏花灯由男性表演,十二个村姑手拿花瓶灯,锣鼓伴奏,挨家拜门。进门后走阵势并化成龙形,农历三月还赴晓墅白云庙参加庙会演出。       

因上舍村与毗邻的长兴县天平村有“老亲”关系,在清代末年曾赠送天平村化龙灯一条,对《长兴百叶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而言,化龙灯比后者更为悠长。       

化龙灯早在1957年曾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获广泛好评。现今存续状况良好。2010年上舍村还建立了全国首个村级民间龙舞文化博物馆,并举办了浙江省龙舞大赛。       

上舍龙舞艺术团将加强化龙灯表演团队,对化龙灯表演进行收集、整理,并以数字化的方式保存。培育化龙灯传承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现今的化龙灯已成为安吉地方标志性文化,是安吉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

上一篇:【传统舞蹈】【横街草龙】 (杭州市)(省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雷州蒲织技艺(广东省雷州市)(市级)传承人:易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