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故事汇 文章内容


【申报时间】: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名录】:200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Ⅱ-34

【申报地区】:中央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活着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古琴音量小,音色独特,空弦的散音有钟罄之感,吟猱之时又能发出完全不同的音色,是一种操琴者本人和自己的心进行交流、和大自然进行交流的乐器,富有典型的士人文化的内涵。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古琴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图形1.jpg



上一篇:【民俗】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阔克麦西热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国家级)

下一篇:【非遗故事汇】《核雕之赓续文脉》——国家级传承人:韩志耀